深圳貝塞爾工業設計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,以產品為核心,提供產品定義、工業設計、結構設計、產品驗收等服務我們突破設計公司與企業的零和關系。探索設計服務的創新商業模式,讓設計創造更高的價值。工業設計這條路上,或多或少都踩過某些坑,警惕以后別再犯了。
1、過度注重外觀形式而忽略體驗
外觀重要嗎?重要。尤其在現代,人們審美的意識逐步拔高。但重要不代表外觀就等于工業設計,不等于它就可以詮釋一個產品。多么好看的外觀,滿足不了產品的需求,那么也就毫無意義。很多設計師為了外觀的與眾不同,拋棄了很多人機,功能方面的考慮,這樣做出的的產品,給用戶帶來的
只有糟糕的用戶體驗。這個時候,即便多么美麗的外觀,也不能改變在用戶心中,這就是一個糟糕的產品。必須承認的是,外觀只是一個產品的一小部分,只有產品的用戶體驗上去了,外觀才能在其中發揮最大的作用。
必須要想的是,如何通過設計,整合產品的外觀,功能,人機,定義,完善產品的用戶體驗,而不只是盯著我要如何的與眾不同。每種產品的設計語言都是有所差別的,表達形式也會有所不同。最簡單的例子就像兒童產品,安全性放在第一位,工業性產品則非常最注重人機使用......
2、天馬行空卻無落地條件
設計師,發散思維、天馬行空是可以的。但落不了地,就是嚴重的失職。畢竟,我們并不是在做一個概念產品,也不是在畫畫的,圖好看就行。
在設計一個產品時,設計師需要具備對產品的掌控力,最大的體現就是產品生產條件。這要求一個設計師,它可以不用精通結構模具等設計,但必須具備基本的相關知識,結構、材料、模具、生產等等,工業設計并不等同于外觀設計,外觀設計也不僅僅是表現而已。
以前常聽到設計師不需要懂結構之類的,因為會限制設計師的靈感。我想說,這全是狗屁。當你了解的知識越多,創造力只會更強,表達形式只會更多。會限制你靈感的永遠只有一個,不思考,只認一條標準。
3、毫無營養的創新
也就是為創新而創新,簡單東西復雜做,為了使產品能夠增強設計感,刻意加入了很多不一樣的功能操作等。美名曰創新,實際上,除了增加產品的成本之外并無太大的意義。
姑且不論用戶體驗,就用戶真的對這個創新的需求嗎?假如雞肋,便毫無營養,不如早早棄之。設計的最優解,永遠是直接切中用戶的。而不是繞了無數個彎彎道道再來表達。每一分成本應用在變得更好的地方,警惕自嗨。